光伏组件I-V测试常见异常及分析
光伏组件的I-V(电流-电压)测试是评估其性能的重要手段,通过分析I-V曲线的形状和参数,可以发现组件是否存在故障或性能下降等问题。以下是光伏组件I-V测试中常见的异常情况及其分析:
1. I-V曲线出现台阶和塌陷
表现:I-V曲线存在明显的台阶或塌陷。
可能原因:
外部因素:某些光伏组件存在阴影遮挡、非均匀性灰尘或污染腐蚀、光伏组串接收到不均匀的反射光。
光伏组件问题:存在旁路二极管短路情况、在同一个光伏组串中混装了不同参数的光伏组件、光伏组件被局部遮挡(如鸟粪)、光伏电池片破损。
案例:某电站中,鸟粪遮挡了光伏组件,导致I-V曲线出现台阶,输出功率降低约40%。
2. 短路电流偏小
表现:I-V曲线的短路电流(Isc)低于正常值。
可能原因:
外部因素:均匀的灰尘遮挡、条状污物、条形阴影。
测试方法问题:辐照度传感器与光伏阵列不在同一个平面、光谱响应不一致、测试时太阳光强变化过快。
光伏组件问题:组件功率衰减、透明封装材料透明度降低或变色。
3. 开路电压过低
表现:I-V曲线的开路电压(Voc)低于正常值。
可能原因:
外部因素:风速或辐照度不稳定导致组件温度不稳定。
测试方法问题:温度传感器位置不准确。
光伏组件问题:PID效应、部分组件被完全遮挡、旁路二极管损坏。
4. 膝盖变形
表现:开路电压和短路电流正常,但填充因子偏低。
可能原因:
组件老化。
同时存在其他异常情况(如第5和第6种异常)。
5. “墙”倾斜角度变小
表现:I-V曲线中“墙”部分的倾斜角度变小。
可能原因:
光伏组件连接电缆电阻过大。
连接器电阻过大。
电池片的串联电阻过大。
6. 并联电阻降低
表现:I-V曲线显示并联电阻(Rsh)降低。
可能原因:
外部因素:垂直安装的光伏组件底部存在阴影遮挡、锥形条状阴影或污物。
光伏组件问题:P-N结不理想或存在杂质,导致电池存在分流路径。
7. I-V曲线凹陷
表现:在短脉冲测试下,I-V曲线出现凹陷现象。
可能原因:
PERC电池存在电容效应,传统短脉冲模拟器无法满足测试要求。
扫描方向引起I-V测试偏差,短脉冲测试时电荷分布未达到平衡。
8. “水平线”倾角过大
表现:I-V曲线中“水平线”部分的倾角过大。
可能原因:
组串的短路电流不匹配。
电池片的并联电阻过大。
阴影遮挡。
分析与建议
通过I-V曲线测试可以初步确定光伏组件的发电性能是否正常,并查找故障组件。然而,仅凭I-V曲线无法确定组件损坏的具体原因,还需结合其他检测手段和现场情况进一步分析。建议在光伏组件安装前进行抽样测试,安装后对光伏阵列进行全面测试,以确保组件性能和电站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