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组件功率衰减检验技术规范
《光伏组件功率衰减检验技术规范》是一项重要的行业标准,它规定了光伏组件在寿命期内功率衰减的检验技术。以下是对该规范的详细解读:
一、适用范围
该规范主要适用于正常运行中的平板类晶体硅光伏组件的功率衰减检验。
二、主要内容
规范性引用文件:规范中列举了对于本文件应用必不可少的文件,包括GB/T 2828.1-2012、IEC 60904-1-2006、IEC 61215-2-2016和T/CPIA 0009-2019等标准。
术语和定义:规范中定义了与光伏组件功率衰减检验相关的术语,如光伏发电系统、标准光伏器件、溯源、基准组件、功率衰减率和EL测试等。
技术要求:
规定了功率衰减率的要求,用于判定样品衰减是否合格。
规定了外观和EL测试的要求,用于剔除不列入衰减率计算的异常样品。
试验方法:
样品前处理:在实验室测试前,应对样品进行表面清洁,清洁过程应不影响其后续使用。
最大功率测量:按照IEC 60904-1-2016标准规定的方法,测试样品在标准试验条件下的性能。
外观检查:按照IEC 61215-2-2016标准规定的方法进行目击检查。
EL测试:根据样品信息设置电流参数,检测设备的空间分辨率应达到T/CPIA 0009-2019中规定的A级及以上。
检验机构间结果差异处理:
提出了三种解决方案,包括选择具备相应资质的检验机构、列明检验机构需满足的重要试验信息清单以及在测试前组织相关检验机构进行实验室间比对等。
包装和运输:
规定了样品送检时应充分考虑包装、运输、仓储等可能导致的性能影响,并事前约定送检责任方。样品应包装完好,采用合适的运输和仓储方式,保证样品性能不发生变化。
检验规则:
规定了现场抽样方案、实验室检验和判定要求。抽样时间应明确,抽样数量和抽样方法根据光伏发电系统是否设有基准组件而有所不同。实验室检验应对前处理完毕的样品进行外观和EL检验,并与抽检现场的检验结果比较。判定要求明确规定功率衰减率平均值符合技术要求时判定合格。
检验报告:
规定了检验报告应包含的内容,包括光伏发电系统项目基本信息、样品信息、检验机构信息、抽样和测试时间、检测设备及其计量日期等。
三、实施意义
该规范的实施有助于确保光伏组件的质量和性能,提高光伏发电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通过规范的检验方法和判定要求,可以及时发现和处理光伏组件的功率衰减问题,为光伏发电系统的长期运行和维护提供有力保障。
综上所述,《光伏组件功率衰减检验技术规范》是一项重要的行业标准,它规定了光伏组件功率衰减的检验技术要求和实施方法。该规范的实施对于保障光伏组件的质量和性能、提高光伏发电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具有重要意义。